瑞安市江南实验小学
 
教学科研
当前位置:首页
>教学科研>教学科研
 
同课同构,构出“新”角度
——聚焦小数领域下的中段教研活动观后体会

出 处

 

浏览量

 

录入人

 

录入时间

 

为了进一步构建有效课堂,优化课堂教学,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。5月28日,江南小学中段教研组开展了“聚焦小数领域,优化数学课堂”的主题教研活动。本次教研活动以余正强老师的《种子课》为理论知识,通过打磨一节“种子课”与一节“生长课”,帮助教师理解小数知识脉络,以“认识小数”作为小数教学的起点,研磨、深耕、细品,为学生小数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。“生长课”以“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”作为小数教学的生长点,通过让学生自主练习,教师适当引导,使孩子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,得到数学素养的提升。

种子课:认识小数

作为小数领域的起始课,如何通过课堂师生对话,赋予小数课堂新的生命力。余海威老师与三(2)班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赋予新生命的一节课。他从“新角度、新探究、新练习”三个新的角度诠释起始课的魅力,余老师从具体情境中以分类作为抓手引入课堂,打破教材中以长度单位为情境探究分数与小数的联系,而是巧妙将情境转移到学生更加熟悉的人民币问题中,打破了学生认知的难点,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的脉络。练习中,通过数学日记中的单位换算,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位小数在具体情境中的真实意义,赋予数字生命力。

生长课: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

作为小数的加减运算的最后一节课,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。陈怡老师与四(5)班同学给我们诠释了一节灵动的课堂。她从“定律推广、方法探究、练习巩固”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多说多想多练,将课堂交还给学生,赋予学生主动学习与练习的时间,使常规课堂也能充满探究与思想。


评课:理清知识脉络,改善教学教材碎片化现象

从三下“认识小数”,到四下“小数的意义与性质”,教材的编排是不连续的,而本次教研的意义在于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扎实有效,不在停留于浅层,构建三四年级知识点的纵向联系。潘老师从四年级的基础错例出发,引发全体教师思考:如何通过创设新的情境,衔接小数的概念,使得教学不断地拓宽学生的思维,她的讲解更好地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的脉络,使得教学不在服务于一节课,而是一类课,一种课。

我思故我在,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数学教研之路未尝停下脚步;我们数学组调整教研模式,通过“低、中、高”三个备课段同时开展活动,做到不聚集,但各自精彩!

 

单位:瑞安市江南实验小学  撰稿:吴玉霜  审稿:潘银环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瑞安市江南实验小学 网站备案号:浙ICP备16026084号-6
地址:瑞安市飞云街道宋家埭村 邮编:325207 建议在1024*768的分辨率下观看本网页
电话:0577-58816225 Email:guochuanlong1@126.com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